广东资讯网 广东资讯网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RSS地图
首页 | 国际新闻 | 深圳新闻 | 珠海新闻 | 汕头新闻 | 潮州新闻 | 东莞新闻 | 其他市区 | 中山新闻 | 国内新闻 | 广州新闻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周华锋:做好茶文章 助力土瑶群众开辟致富新路

时间:2021-01-03 00:30阅读:

  广西新闻9月2日电(苏小叶 黄艳梅)“竹编黑茶引福来,脱贫致富把帽摘,土瑶新颜换旧貌,长桌齐聚颜笑开。”曾经一穷二白的“大山土瑶村”如今变成了“产业扶贫村”。提起土瑶村的变化,土瑶群众总离不开一个名字——“周老黑”。

  “周老黑”名叫周华锋,是贺州市平桂区政协委员,贺州市天洲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比起称呼他全名,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的土瑶群众更喜欢亲切地叫他“周老黑”。

  引进“黑茶”造福土瑶群众

  8年前,周华锋第一次来到贺州,看到贺州漫山遍野的茶树、品尝着当季的新茶时,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把家乡湖南安化的黑茶的种植地转移到贺州,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走一条与以往不同的创新之路。

  土瑶主要分布在广西大桂山东段余脉,即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狮东、金竹等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之中。这些山冲高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肥沃的土地中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出产高山云雾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

  在平桂区沙田镇这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周华锋带着家乡的黑茶走进这里,并研发出了适应贺州生活方式与养生理念的土瑶长寿竹编茶和文化收藏茶产品,创出了新的“贺州一宝”。

  脱贫攻坚以来,贺州市精准绘制土瑶深度贫困聚居区脱贫攻坚“路线图”,创新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思路。周华锋这些年经常奔走在土瑶村中,为土瑶群众实现“人均一亩茶”的目标而奋斗。

  周华锋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沙田镇3个土瑶村必经的狮南村,建立瑶乡黑茶加工生产基地(扶贫车间),通过公司负责培训组织和销售,贫困户种植、采摘、养护和提供服务,搭建市场主体与贫困村稳定产销关系,有效促进了深度土瑶地区脱贫攻坚事业发展。

  根据黑茶茶叶养护的特点和需求,瑶乡黑茶加工生产基地创新采用“寄茶于民”模式,实现多方利益共赢。扶贫车间建成后,周华锋主动与这些贫困户进行联系,为他们送去加工原料,上门传授编制、加工等技巧,定时收取加工成品。

  周华锋的黑茶加工生产基地通过“寄茶于民”这种模式助推平桂土瑶脱贫,带动土瑶群众参与茶叶生产及加工、养护、销售的全过程,使土瑶群众能从每一个茶叶循环产业链中获利。

  担当“在编”助力扶贫

  周华锋积极参与当地脱贫攻坚,通过自身奋斗为土瑶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土瑶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也因此被一些贫困户、村干部、扶贫干部称赞为“编外扶贫主任”。

  “我虽不是一名‘编内’干部,但我是一名企业家!我的扶贫责任‘在编’,我的担当‘在编’,我拥护党的事业在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周华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一次在大冲屯的招工,正在家里编织竹篓的盘月养拉住周华锋的手说“老板,我年龄大了,体力不如从前,我也想脱贫致富,可是哪里有能照顾家庭的工作?”盘月养的话让周华锋感触良多,“如何才能帮助这类贫困群众实现在家就业?”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周华锋想到了八个字——“送岗到户、寄茶于民”。

  周华锋立马与平桂区扶贫办、沙田镇党委政府、狮东村负责人联系商讨,决定通过与狮东村村集体合作在大冲屯建立土瑶竹编(茶叶包装)就业扶贫车间,通过茶园护理、采摘、收购、养护茶叶等方式带动周边土瑶群众300多人足不出户就能挣钱。

  黑茶基地的产品需要大量的竹艺制品包装,而周边土瑶地区盛产优质楠竹。基地积极组织土瑶山区群众(尤其是留守妇女)编织包装黑茶制品所需要的竹艺制品,先后在狮东村和狮南村建设了竹编扶贫车间,吸纳各族群众100多人。通过“送岗到户”狮东村仅竹编就业扶贫车间一项,2019年就为村民增收27万元、村集体增收1.8万元,直接受益贫困户82户,每户增收超过3000元。

  随着村民的竹编技术提升,周华锋更有了大胆的想法,通过引入编制技艺发展竹编工艺品,打造土瑶工艺,逐步实现产品由泛量化向精质化发展,有效提高土瑶群众编制收入。

  “仅养茶一项就使我家年增收15000元,比打山工好多了。”贫困户盘月养提到的便是周华锋“寄茶于民”的增收合作模式。

  周华锋通过选择适合养茶的村民住户,主动上门传授养茶技巧后“寄茶于民”。合作农户每通过养护茶叶,一件一年获得护理费30元,户均可养护500件以上。养护的茶叶按市场价除去出厂价出售后所得利润按3:2:5比例进行企业、村集体、农户分成,每户参与“寄茶于民”养茶模式的农户,仅养茶每年就可增收1万多元。现“寄茶于民”养茶模式已在狮东村大冲屯发展16户农户(其中12户贫困户)。

  周华锋通过“送岗到户、寄茶于民”模式建设投产“扶贫车间”超7家,开展技能培训累计105期,解决土瑶群众就近就业超1500人,为深度贫困群众注下了“家门口”就业的“活血剂”。

  为进一步解决村集体产业发展瓶颈,盘活村集体资源,周华锋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产业模式展开与土瑶村集体的深度合作。一是以每斤1元管理费给予村集体奖励,既加强了集体茶园管护,又为土瑶黑茶提供了品质保障。二是进行黑茶半成品的联合制作与包装,村集体可获得产品销售利润的50%,年获利可达6万元。若茶叶没有销售,则村集体可获得投资总额8%的分红。

  周华锋还主动当起了土瑶群众的“致富参谋”,带动土瑶群众通过多渠道脱贫致富。他运用丰富的农业知识不断与农户探讨养殖技术,教会农户在林下用茶叶水搅拌米糠喂养鸡和猪,因为品质优深受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抢购,价格还比传统产品高了2~3倍。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带动村里贫困户发展‘茶叶鸡’等茶系列养殖,增加家庭收入。

  周华锋不仅是特色养殖技术上的“指导员”,也是打通产销渠道的“引富者”。在沙田镇金竹村,为了帮助土瑶养殖户“先富”打通产销链,周华锋承诺每月帮助养殖户郑勇销售1万元的茶叶鸡、茶叶猪,极大调动了土瑶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周华锋“扶心、扶志”的带动下,土瑶群众中形成了“企业扶先富、先富帮后富、后富快致富、群企共同富”的良好局面。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对土瑶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周华锋基本把时间花在了扶贫上,以土瑶产业富土瑶,为土瑶群众撑起致富梦。

  主动创“兴”土瑶文化

  如何让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让土瑶文化“走出去”,帮助土瑶群众稳定增收?周华锋不断探索。

  在贺州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周华锋从“乡村振兴”中找到了创“兴”土瑶文化的新路子。他主动引进明梅顶土瑶特色旅游项目、马窝千亩观光休闲茶园、大冲土瑶风情旅游区等项目。在土瑶村打造采摘农业、观光农业、养生农业,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形成采茶节、绿色骑行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30多个,探索出了土瑶村走“党建+扶贫+美丽乡村+旅游”的道路。

  通过 “公司+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为一体的原生态产业链,让土瑶群众能从茶叶循环产业链中获利。通过深度挖掘特色乡村经济产物,孵化适应现代生活方式与康养理念的土瑶长寿茶、土瑶老酒及土瑶老香,打开了土瑶文化市场,让土瑶文化产品实现了从产品“走出去”到文化“走出去”的跨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不断奋进,周华锋被沙田镇人民政府授予“狮南村‘荣誉村主任”荣誉称号;个人获贺州市创新创业三等奖。公司产品荣获五项外观专利和一项实用型及一项发明创造奖;被贺州市委统战部、工商联、扶贫办联合颁发“民营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荣誉证书等荣誉称号。

  荣誉就是肩上的责任。“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不脱贫,不离村!不富裕,不放弃!帮助土瑶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这是周华锋的誓言,更是这位“编外扶贫主任”、民营企业家敢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体现。(完)

 

 

 

 

币赢
上一篇: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病毒变异对疫苗使用效果构成实质影响 下一篇: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本栏随机推荐新闻
·【央广时评】诚信,助
·成都新增3例确诊病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调
·邕宁区:龙岗片区30号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构
·广西上林县举行境外采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
·巴马巴定村:瑶乡深山
·北京市商务局:元旦春
·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
·长三角地区签订农业农
·桂林市荣获“全国双拥
·2020广州黄埔马拉松赛
·非凡2020丨中国式减贫
相关新闻
·富川:扎实推进健康扶
·江南区“村品”扶贫产
·情系山区百姓 南溪山
·数说“十三五”——扶
·广西罗城加强后期扶持

友情链接
广州新闻 | 深圳新闻 | 珠海新闻 | 汕头新闻 | 东莞新闻 | 中山新闻
粤ICP备12053410号-1 Copyright © 2014-2018 广东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