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资讯网 广东资讯网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RSS地图
首页 | 国际新闻 | 深圳新闻 | 珠海新闻 | 汕头新闻 | 潮州新闻 | 东莞新闻 | 其他市区 | 中山新闻 | 国内新闻 | 广州新闻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潮州新闻 >

童年的味道

时间:2017-07-01 00:11阅读:

  你的童年记忆是怎样的?对于在潮州长大的孩子而言,儿时的记忆除了与伙伴玩耍、被父母责怪和天马行空的想像,可能就是小贩的叫卖声了。而最难忘的童年记忆,该是那些让你心心念念的儿时零食吧。“五味姜、冰棒、罗D、糖敲、虾酥、糖画”……这些曾经被奉为“人间美味”的零食,是专属于60、70、80、90后的美好回忆。无论何时想起,都能够轻易点燃人们的怀旧情绪。

  纵然时光留不住,唯有美食不负人。那些关于零食的童年片段,总让人难忘,记忆犹新。近期,本报记者多方寻访,以图文形式为你讲述不同年代的人关于童年零食的“独家记忆”。 

  “罗D”:分享的滋味

  本报记者 詹妙蓉

  你记得一种粘花饼干吗?圆鼓鼓、硬币大小的饼干上,附有螺旋尖塔状的彩色糖块,有红、黄、白、绿等鲜艳颜色,饼干小巧酥脆、糖块入口即化……这就是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零食“罗D”,闽南话又叫“肚脐饼”,一种在饼干表面裱粘糖花的花式饼干。

  许多人对“罗D”这款童年零食爱不释手,80后小伙蔡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聊起关于“罗D”的童年回忆,蔡先生有的兴奋。“我记得小时候,如果谁家的亲戚从东南亚地区回乡探亲,都会带一些糖果回来,然后分享给左邻右舍。在这些糖果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罗D’。”蔡先生说,由于当时物资相对匮乏,这些糖果便是普通人家孩子眼里的“高档零食”,一把“罗D”捧在手心里,尚未入口,内心早已美滋滋。

  蔡先生回忆道,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吃“罗D”简直是左右为难。“红、黄、白、绿,先吃哪种颜色好呀”、“要先吃小饼干,还是先吃糖呢”……这恐怕爱吃“罗D”的孩子童年时期遇到的“大难题”了。不过,如果遇到“最佳搭档”,“难题”自然迎刃而解。蔡先生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妹妹喜欢吃糖块,而我喜欢吃小饼干。每当家里有‘罗D’,我都会把糖和饼干掰开,和妹妹一起分享。”除了与家人分享,蔡先生还会把五颜六色的“罗D”与小伙伴们互相交换,获取自己喜欢的颜色。他说:“小时候,我经常把手头上的罗D换成自己喜欢的绿色,还因此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作为童年记忆中的“奢侈零食”,可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正如蔡先生所说,“罗D”可以互相交换,却换不回美好的童年,这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的意义。

  五味姜:味觉的杂烩

  本报记者 李欢欢

  五味姜,那是长辈们儿时常吃的一种零食,褐色薄片,酸、甘、香、甜、辣五味同时在口中绽放,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滋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潮汕五味姜在民间逐渐被淡忘,只有长者才会偶尔忆起五味姜的香韵。“小时候物质紧张,零食的品种不多,孩子们也没多少零钱,偶尔有一两分钱,如果买糖一下子就吃完了,而饼又买不起,那时候就会拿去买几片五味姜。”今年60余岁的郑伯回忆说,五味姜是一种很耐吃的零食,把五味姜一点一点地放在口中慢慢含,兄弟姐妹几个人的嘴巴没一刻闲着,可以吃上一午,吃得心花怒放。这种零食生津止馋、滋味独特,连大人也喜欢尝上几口。

  五味姜是潮汕民间传统食品,形呈薄片式,俱五味,色呈浅赤色,以青梅、南姜、红糖配以甘草、五香末研磨成湿粉压制成片,用蜡纸包裹和纸质包装,或包于青竹叶出售,清香可口,深受民间喜爱。据了解,以前无论“帆船时代”还是“轮船时代”,华侨要乘船出国,一坐就是十天半月,需要有一种能解决晕船、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减轻烦闷的食物,所以五味姜就应运而生了。

  从潮汕先辈们下南洋的随身之物慢慢演变成街头巷尾的大众零食,五味姜在民间流传已有220年历史。小小五味姜,不仅是潮汕零食代表之一,更是一种情感象征。时光荏苒,早已买不到原来的五味姜,可是属于童年的味道在记忆中却永远挥之不去。

  虾酥:难挡的诱惑

  本报记者 郑新培

  

  又松又脆,入口满是虾香味,让人难以拒绝,没错,这便是虾酥的味道。虾酥,也称虾片,每一位潮州人,必定尝过这种零食。

  “那时候商店少之又少,虾酥更多的是在街头巷尾摆地摊的商贩买的。”53岁的刘叔自小在潮州城长大,在那个物质紧张的年代,虾酥也算是奢侈品。那时候,孩子们总是挡不住诱惑,摆摊的商贩身旁,往往跟着一群“好食鬼”。有钱的,眯着眼数着零钱,一分钱换取两片虾酥。没钱的,也跟在边上瞧瞧,闻闻那股香脆味道,咽咽口水。

  “我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我排行最小,也是父母最宠爱的一个。”刘叔拿起一片虾酥,咬上一口,稍稍沉思。他说,童年的时候,母亲最疼他了。放学的时候,偶尔会偷偷买上一两片虾酥,塞进他的小书包里,再三嘱咐,可千万别让其他哥哥姐姐知道了。他捂紧书包,一路小跑到城楼上,找一个角落,细细品尝这美味的零食。如今,母亲已经仙逝,吃一片虾酥,回忆的是童年的味道,也是母爱的味道。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虾酥已是稀松平常的零食,但依旧是最受人喜爱的零食。“虾片在油锅里打滚,随即全身膨胀,一小把虾片,炸出来能装上满满的一盘。”今年36岁的李燕至今最爱吃的零食仍旧是虾酥。李燕说,小时候,妈妈一边炸,她一边吃,根本停不下来。在李燕看来,那是世上少有的美味,酥脆,香中带鲜,只有最好的朋友,才舍得分享一些给他们。

  虾酥,满满是童年的味道。

  冰棍:单纯的快乐 

  本报记者 吴冰 实习生 杨洌

  

  炎炎夏日总是让人烦恼,这时窝在空调房里,吃着各式各样的雪糕,感觉很舒爽,但对于比较怀旧的人来说,却少了一种当年的味道,儿时的冰棍可能是他们最深刻的夏天记忆之一。现如今吃着这些价格不菲的雪糕,却怎么也找不到儿时那种吃冰棍的甜蜜感觉。

  今年57岁的蔡龙,17岁时在潮州最老的冰室打过短工。现在的雪糕口味繁多,口感也软绵绵的,不像我小时候的那样”蔡叔回忆说,那时是计划经济,绿豆、花生、奶粉这些要有分配才有,平时的冰棍就是用淀粉加水和食用糖精等材料制作,食用添加剂很少,口味很纯正,咬下去是硬硬的很有质感。

  “制作工艺也简单。”蔡叔介绍起起制作冰棍的步骤:将薯粉水煮成一大锅,倒在冰棍模具里,一个模具可以做20条冰棍,再将模具冷冻剂放上一小时才能降温凝结,结冰后马上放在冷藏柜保存。“普通冰棍两分钱,绿豆冰棍卖五分钱,但当时大多数人经济拮据,吃得起的人并不多,下乡卖的冰棍还有切块卖的,一根可分三块卖。”蔡叔说。由于在店里打工,蔡叔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吃冰棍时一口一口慢慢舔,吃进肚子,瞬间透彻心扉的清凉,以及舌尖上片刻的清凉和香甜,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蔡叔说,那时候卖冰棍的提着冰棍瓶,或推着车,后面驮着一个泡沫箱子,到路上吆喝叫卖。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冰室也慢慢多了,冰棍也不再停留在以前的“凉水、糖精”时代,从两分钱的白糖冰棍,到奶油“娃娃头”,再到如今各式各样的进口冰淇淋,品种琳琅满目,味道也千变万化,但是最让人想念的还是那深藏在记忆中的快乐童年,那声声引逗馋虫的吆喝声更是童年的记忆,冰棍的糖水味其实就是童年最单纯的快乐。

  叮叮糖:童年的乐章

  本报记者 李灿霞 实习生 周洁

  叮叮糖的潮州话叫“糖扣”,它的叫法源于它的叫卖方式——用切割工具互相敲击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对很多人而言,叮叮糖不仅是一代人儿童时代的零食,那“叮叮当当”的声响,更是一篇童年的乐章。

  今年43岁的蔡先生是潮安区江东镇人,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在街头巷尾总能碰见卖叮叮糖的小贩——用单车载着箩筐,上面放着一个铁盘,里面放叮叮糖。一有人招呼,小贩便停下来,一手拿着小锤头一手拿着小糖刀,将叮叮糖敲成块。

  那时候叮叮糖是用各种废品换来的。只要听到叮叮的声音,蔡先生及小伙伴便循声而去,拥在小贩身边,把积攒多日的牙膏皮、废铁罐等实物,迫不及待地换糖吃。“叮叮糖又香又甜,小伙伴总是舔着吃,吃得嘴上沾满白色的面粉。大家一边互相取笑,一边享受着幸福的时光,一块能吃好久。”蔡先生笑着说,很多次,为了吃一口叮叮糖,他和小伙伴总是不遗余力地收集废品,甚至找了个“秘密基地”,专门囤废品。当时家里的废品并不多,小伙伴们还得出去外面找,有时则站在小商铺附近蹲点。一看到有人买饮料,就会等他喝完,再向他要个空瓶。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叮叮糖是难得的美味。可大人们说小孩吃糖容易蛀牙,于是不准许我们吃。那时,我们只好每天轮流让两个小伙伴拿废品去换糖,过后大家再聚在一块儿把糖给分了,吃完再回家。”蔡先生笑嘻嘻地说,“因为我们几个人每天都会聚在一起玩,父母也没起什么疑心,吃叮叮糖的事并没让他们发现。”

  如今,已经很少见到有卖叮叮糖的了。“如果哪一天看到有人在卖叮叮糖,我肯定买回家,再叫上当年的伙伴一起来尝尝,一起回忆回忆当年的各种趣事。”蔡先生说。

  糖画:甜蜜的记忆

  本报记者 丁玫

  

  80后的人,总会记得小时候穿街走巷的吆喝声,难忘在等待糖画成型时的欣喜。90后的人,也许只有逢年过节才得见“以糖为墨勺为笔”的龙飞凤舞。而00后的孩子们,又有多少了解糖画的呢? 

  你想见识糖画吗?在牌坊街与开元路交界处附近,便有一个糖画摊档。糖画师傅王寿权手握一把装满糖汁的长勺,在忽快忽慢、时高时低的凝神运腕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便跃然于不锈钢板之上,引来了不少游客的围观,也勾起了一些“80、90后”年轻人的回忆。

  “我要猪八戒,我要猪八戒。”一个小女孩央求父母买一个糖画。“好咧。”只见王师傅用小勺子在加热的糖锅里舀起一勺糖浆,手悬空,微微倾斜勺子,糖汁落在光洁的不锈钢板上,手随心动,时而快速移动,时而停留数秒,一丝一缕的糖汁落下,不一会儿,猪八戒便呈现在眼前,制作糖画的过程一气呵成,压上竹签,王师傅小心地用糖画刀把“猪八戒”从不锈钢板上取下来。小女孩拿着糖画,端详半天不忍下口,轻轻舔了一下,“真甜。”

  王师傅告诉记者,以前小孩子除了过年过节很少能吃到糖,现在生活好了,大多数人来买糖画,都不是为了吃糖,一方面是为了看这个制作手艺,另一方面是通过这个过程来追忆童年。“摊前常常围着很多年轻人观看,说明糖画还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要想好好传承下去,还得在年轻人身上多下工夫。”

  正在买糖画的“80后”庄女士讲述着自己对糖画的童年记忆:“街角的糖画摊边,总是围着一群小孩,伸长脖子,看着糖画师傅一晃一动间,唤出一个个无比生动的人物、动物。那时的我,总会趴在那,望着糖画,摸着口袋的零钱,流着口水,买到了也要等到快融了才舍得吃掉。”庄女士笑着说,长大后才发现时间就像融化的糖画一样让她措手不及。“看到糖画会回想起儿时的情景,那是最好、最甜的童年。”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庄园摄

上一篇:坚持未雨绸缪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下一篇: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机关党建
本栏随机推荐新闻
·打通政策与企业“最后
·切实推进城管体制改革
·又见流动摊贩占道经营
·撤离受地质灾害威胁44
·潮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
·全市共接待游客50.38
·带领广大青年创新创优
·金佳园一住宅突然着火
·我市23家企业抱团参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防止非法企业进入潮州
·目标:空气质量稳定达
·童年的味道
·我市仍有明显降水
·盗销汽车柴油作案6宗
相关新闻
·http://cs1j.com/传世私服
·http://www.btfcs.com/传世sf
·http://www.qpcsw.net/传奇世界私服
·“大顽童”也过“六一
·我市举行“欢乐童年庆

友情链接
广州新闻 | 深圳新闻 | 珠海新闻 | 汕头新闻 | 东莞新闻 | 中山新闻
粤ICP备12053410号-1 Copyright © 2014-2017 广东资讯网 版权所有.